0898-08980898

名医风采EXPERTS

岛城名医风采录|“泰山学者”徐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传真:0000-0000-000

牙齿美白

当前位置: 首页 > 病种分类 > 牙齿美白

停业停产!牙膏类企业又爆雷

发布时间:2025-02-16 12:38:30 点击量:

  翻车事件。另外,昨日(12月3日)冷酸灵牙膏被指超功效宣传的微博话题也登上了热搜。()

  针对牙膏市场乱象,虽然国家药监局在严厉打击,但违禁添加、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依然是行业发展的桎梏。

  近日,聚美丽从信用广东官网发现,牙膏类生产企业名采日用品(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采日用品)因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化妆品,被罚没共计近40万元。

  且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处罚详情显示,给予当事人以下从重处罚,除罚款外,还被责令停产停业。

  1、执法人员发现名采日用品存在不符合规定的重点项目有16项,一般项目有1项,共计17项问题缺陷;

  2、名采日用品收到《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人民政府关于停止生产活动的通知》后,在未向执法单位提出书面复产申请的情况下,自2024年2月18日开始擅自复产;

  3、名采日用品在生产的3个类型的牙膏产品标签上均标注虚假的生产日期“20230726”;

  4、名采日用品于2023年11月15日因生产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化妆品被没收相关牙膏产品以及罚款。

  最终,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人民政府给予名采日用品以下从重处罚:没收雅牙仕益生菌美白祛渍牙膏(SP-4)(120g*72支)88632支、酷齿达益生菌美白祛渍牙膏(SIP-4)(120g*72支)20160支、雅牙仕防蛀牙膏(100g*72支)9432支;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9940.95元;罚款人民币37.91万元;责令停产停业。

  具体来看,去年3月名采日用品在未经“云南白药”注册商标权利人和“云南白药”牙膏生产厂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或授权的情况下,在其经营场所内生产的牙膏外包装和膏体外包装上使用大字体突出标注的“云南中药”文字标志,整体外观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流通的云南白药牙膏极其相似,足以让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使公众误认为上述“云南中药”牙膏产品是由“云南白药”注册商标权利人和“云南白药”牙膏生产厂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或提供的商品。

  最终,被没收涉案四种牙膏产品共计274箱、没收标有“云南中药”文字标志的牙膏外包装纸盒7400个、标有“云南中药”文字标志的牙膏塑料管4080个,并处发3.3万元,罚没共计4.26万元。

  同时,名采日用品于2023年3月受益口宁口腔用品(广州)有限公司委托生产带“White & White”标识的牙膏,其实是未经权利人狮王株式会社授权就使用“White & White LION”商标,被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共计17.65万元。

  从上图也可看到,名采日用品平均一年被处罚两次,且处罚金额也随之增涨。而此次处罚金额是最高的一次,2024年至今,其被罚金额共计56.54万元。

  正如前文提到名采日用品因涉嫌侵权云南白药商标,其实被罚款外,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集团)也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据企查查显示,2024年名采日用品共有三起新增开庭公告,其中一起为云南白药集团提起诉讼的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另两起均为薇美姿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事实上,商标侵权诉讼案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灾区。在美妆界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并且堪称亘古不变的行业弊病。

  从数据端来看,据广东法院网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省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约6.1万件,审结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1097件,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数量最多,占比近九成。

  具体到案例上来看,今年9月,广州阿伊莎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包装、装潢与韩束“金刚侠”面膜系列产品包装、装潢相近似的产品,被判处赔偿上美股份20万元。()

  随后,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同样类型处罚案例,多家企业涉嫌联合生产、销售包装、装潢“C咖双管洗面奶”内外包装上的装潢相同或近似装潢的产品被处罚重大罚金。

  不仅如此,据证券之星统计,2024年近一年内,以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66则,其中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公告以40则居首,其次为“不正当竞争纠纷”有13则,“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有4则。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图处罚金额方面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不正当竞争侵权的处罚也在随之加重,也意味着侵权、山寨、不合格产品在美妆市场没有未来。

  而这些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品牌方的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不论是法律层面,又或是品牌,都在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回到名采日用品被罚事件来看,频频被罚,重至停产停业,以及牙膏产品频被国家药监局通报的背后,展现的是牙膏市场乱象不止。

  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家药监局共通报了23批次不合格牙膏产品,多数被抽检出不合格项目,均为菌落总数超标。

  而在今年年初(1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43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4年第1号)中,名采日用品生产的一肆生活口香糖味牙膏就因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检出禁用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是一种令免疫受损的机会性感染病原)而被通报。

  无独有偶,今年11月,FDA给高露洁首席执行官Noel Wallace发了一封警告信,信中提及今年5月7日-5月22日,FDA对Sanford的Tom’s of Maine工厂进行了一次检查,也发现工厂有细菌和霉菌问题。据警告信内容显示,其中的重大违规行为为:在用于冲洗设备和制造该品牌产品Toms Simply White Clean薄荷牙膏的水中,发现一种名为绿脓杆菌的细菌。

  可见,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否是知名品牌,牙膏类生产企业都存在生产乱象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牙膏市场的乱象不仅仅存在生产端,销售端也存在虚假、夸大的违法行为,前文提到的冷酸灵就是案例。

  前不久,新京报在微博指出在某电商平台的冷酸灵旗舰店直播间内,其主播在推销冷酸灵医研专效修护牙膏时,涉嫌暗示该牙膏具有治疗牙齿缺损的功效,属于超功效范围宣传。

  与此同时,据中国医药报显示,今年9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牙膏消费市场调查和比较试验分析报告。调查发现,牙膏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一些备案号为“消字号”或“械字号”的“牙齿分离剂”“牙齿洁离剂”等产品充当牙膏售卖。

  二是宣称牙膏具有医疗效果,部分商家在产品网售页面标注消炎、止血、止痛、治疗牙周炎等效果;更有甚者通过明示或者暗示,误导消费者牙膏具有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三是儿童牙膏标注不规范,包括儿童牙膏“小金盾”标识混乱,以及标注“可吞咽”字样等。

  去年年底,国家药监局为贯彻落实《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牙膏备案工作,便制定并发布了《牙膏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牙膏不能替代药品或医疗器械治疗口腔疾病。“消”字号、“械”字号、“药”字号产品均不属于牙膏的范畴,安全风险相对较高的需要按照药品、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监管。

  且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非牙膏产品不得通过标注“牙膏”字样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牙膏标签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但尽管如此,仍有不良生产企业铤而走险,生产不合规定产品、夸大产品功效行为。

  总的来讲,处罚只是手段,规范才是根本!而牙膏生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加强自律,诚信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和功效的真实性,避免虚假宣传和夸大功效等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共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我们也相信,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自律意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牙膏市场的乱象也将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环境将逐步得到净化。

咨询热线:0898-08980898
站点分享:
友情链接: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0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医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